无标题文档

当前位置: 焦作文明网
【河南省防疫好人】程琰:抗击疫情一线挺身而出,淬炼初心
编辑: 秦佳   来源: 马村区文明办   时间: 2020-05-12
  

  程琰,男,1982年6月生,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副主任投身于各类传染性疾病的诊治工作10余年,系统的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各系统机会性感染的综合治疗的研究,与同事一同对艾滋病患者悉心照料、无私奉献,深得患者的信任和尊敬。他勤于学习,勤于钻研,凭借扎实的专业水平、细心负责的态度,多次明确被误诊患者的诊断,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

  面对突发的疫情,主动请缨要求进入隔离病区工作,从疑似病区到发热门诊再到确诊病区,从此他就开启了哪里需要去哪里、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的超人模式,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真正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2013年被焦作市卫生局评选为“焦作市艾滋病防控先进个人”;2015年焦作市红十字会评选为“红会送医计划”优秀志愿者;2016年被焦作市总工会评选为焦作市“新长征突击手”;2017年焦作团市委、焦作市委组织部、焦作市委宣传部联合评选为第十二届“焦作市十大杰出青年”。

  入职以后,他为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矩:不管是否自己值班,必须做到每天下班前再查一次房。程琰说:“这是因为有一位患者曾对我说过‘看到医生就如同吃了颗定心丸,心里踏实’这句话。”一天晚上,他所管的一位老年肝硬化患者病情突然发生变化,出现高热、腹部疼痛难忍等症状。当夜,并不是他值班,患者让值班医生通知程琰,但这位医生为了让忙碌一天的程琰好好休息,就没有打电话通知他。可是,程琰在入睡前像往常一样给同事打电话询问患者的病情时得知了这个消息,便立即赶了过去。此后,他和同事有了一个约定:凡是危重症患者,无论什么时间要见他,一定要及时通知他。此后,他的手机保持全天24小时畅通,有时在深夜接到患者家属的电话,他也会及时赶到病房。为此,他还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婚假。

  一名女性肝腹水患者因治疗效果不佳,从市区一家医院转入程琰所在的科室。程琰接诊后,对这位患者在其他医院经过治疗而效果不佳的情况感到不解。他认为,如果是肝腹水,按照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应该会有一些效果。如果没有任何效果,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未能对症下药,问题出在病情的诊断上。于是,他仔细查看病历得知,这位患者患有乙肝,已经发展到了肝硬化。不过,他认为,这位患者的肝脏情况还不足以发展到肝腹水的地步。于是,他建议这位患者作彩超检查。但是,检查结果显示,其腹部因为气体干扰未发现其他异常,尽管如此,程琰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于是,他建议患者作一次阴超检查。结果发现,原来导致这位患者产生腹水“凶手”竟是妇科肿瘤。像这样被误诊患者的数字正在不断刷新。

   随着艾滋病发病率的日趋增加,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在该院,程琰被确定为“抗艾”骨干进行培养。对此,他并不畏惧,而是敢于承担。在他与艾滋病患者的接触中,他显得更加有耐心、细心、爱心。一位男性患者在作术前检查时发现患有艾滋病,便转入该院进行治疗。这位患者在入院后情绪极不稳定,并有自杀的倾向。于是,他对这位患者进行了心理疏导,并耐心细致地向他讲解艾滋病知识,并为其提供生活上的帮助。通过多次沟通疏导,这位患者终于打消了自杀的念头,脸上露出了笑容。

  对于一些被家人“遗忘”的艾滋病患者,程琰便承担起他们的生活和护理工作,老刘就是其中之一。得知老刘患上艾滋病后,他的家人像避瘟神一般,对他不闻不问。于是,在老刘发病的最后一段时间,他已经卧床不起,吃喝拉撒全部落在程琰身上。当时,程琰还自掏腰包为老刘购买尿不湿。有一次,老刘几天没有解大便,感到非常痛苦,平时爱干净的程琰便用手帮老刘抠出大便。后来,老刘的病情越来越重,在他去世的那天晚上,他把程琰叫到病床前,平静地说:“我可能要走了,已经没办法给你鞠躬了,只能说声谢谢你。”

  新年伊始,风云骤变。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让所有欢天喜地过大年的中国人始料不及“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坚决服从医院的安排,不胜不归!”程琰在请战书中这样写到。本以为2020年的春节会和往年一样,迎来一个难得的七天假期,可以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身来,享受和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可是这一切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程琰放弃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主动请缨,成为加入市三院这次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批医护人员。大年二十九,他下夜班完成好交接班后,立即加入该院抗疫第一梯队,负责诊治疑似病区的住院患者。危急时刻考验党性,抗“疫”一线更显初心,他说:“面对疫情,我只能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一名共产党员庄严的承诺。”

  之后因为发热门诊条件艰苦,一些同志因身体原因无法坚持,程琰就服从组织安排来到发热门诊。发热门诊虽然不是“尖刀连”,但是冲在一线的“侦察兵”,做好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是发热门诊的工作重点。戴口罩、护目镜、橡胶手套,穿隔离防护服,是发热门诊每天开始接诊前的首要工作。“这套防护装备的防护性虽好,但透气性确实不佳,常常会发现自己的发丝、眉毛都沾满水汽。”在发热门诊工作过的同志如是说。但他认为理应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磨练自己。“穿起这套防护服,就不能像往常一样自由的转头,坐诊时间又基本在8小时以上,但为了患者和保护自己,我必须坚持,绝不能漏掉一个疑似病人”他说到。由于医疗物资有限,全身武装的他常常因为看诊不能按时吃饭,不敢喝水、上厕所,担心污染隔离衣、护目镜,几乎每天都是饿得前胸贴后背的状态。被问及是否有怨言时,他说:“救死扶伤是医者的职责,面对疫情,我们理应冲锋在战斗一线!”

  随着疫情的发展,每天入院的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持续增加。看着隔离病区人手不足,工作强度日趋加大的态势,程琰再次请求调回隔离病区,负责确诊患者的治疗工作。“疫情不能怠慢,来到确诊病区,他观察到这个由多家医院人员组成的团队的特殊性,做出了缺少一位熟悉医院情况的本院医生做住院总医师的判断,于是他在具体床位工作之外主动肩负起了这份担子,负责各类协调工作,与市级专家组沟通反馈,与各县市区医护人员对接、与病人讲解、给家属沟通,跑上跑下,用脚不沾地来形容也毫不夸张,连续几天吃住全在科室,每天睡眠只有5个小时,而且他还要分出精力关心一位因为疫情滞留医院无家人陪护的艾滋病患者,垫付住院费用,托人送吃的......”这是一名护士眼中他的工作状态。也正是他的付出,使得整个病区团队的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运转越来越顺畅。他不仅关注病人生理病况,更关注病人的心理建设,帮助病人一起攻克病魔,建设好病人的心理堡垒。“面对被感染的危险,你害怕过吗?”不少人这样问他。“其实也害怕。一想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一个团队在战斗,背后有国家、有全社会,以及亲人的支持,这些力量支撑我,我坚信一定能战胜疫情!”

  和平时期他是白衣天使,疫情当前他是白衣战士,是无惧无畏的“逆行者”!2019年末,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长达一年进修学习后,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与妻儿团聚,还没好好孝敬父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中,他以院为家,成为了在该医院“抗疫”最久的医护工作者。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考验了这位共产党员应对风险挑战的决断力和行动力。他扛责在肩、甘于奉献,生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版权所有©焦作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