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当前位置: 焦作文明网
【2022年上半年河南好人孝老爱亲类】:郑水红
编辑: 秦佳   来源: 焦作市文明办   时间: 2022-08-14
 
 
  郑水红,女,1973年4月出生,河南省孟州市会昌办事处大宋庄一位地地道道的农家她像亲闺女一样,9年如一日侍候植物人婆婆,是家中里里外外一把手被乡邻传为佳话。

  她有一个幸福之家,公公、婆婆、老公和两个孩子。婆婆原是家里顶梁柱,公公心脏不好曾做过手术,老公是个实在人,从不过问闲事,每天四处打工、赚钱养家,婆婆伺候着公公、料理着家务,全家人和和睦睦,小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2013年,一场大祸突降这个家庭,68岁的婆婆刘玉茹,被一辆机动车肇事致伤,拉到医院经过脑颅手术抢救,人虽然救回来了,但却成了不知饥饱、不知冷热、不知世事的植物人。婆婆的不幸致使家里像是塌去半个天,无疑给家带来沉重负担。可天大的事总要有人扛着,郑水红考虑到姐姐、哥嫂都有工作,难于脱身,就主动承担起侍候婆婆的重担。为了方便照顾老人,9年来,郑水红和婆婆睡在一张床上,从喂药喂饭,到擦屎刮尿,天热了,给婆婆擦身、扇扇子,天冷了,给婆婆灌热水袋,精心伺候,无微不至。家里的房子破烂不堪,急需修缮;两个学生在城里上学,也需要照看。为了能兼顾老人和孩子,她就把婆婆带到城里一起生活。因为住在楼上,水红每天背着婆婆上下楼,让婆婆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婆婆比较胖,每次下来一趟,都累得她气喘吁吁,但为了婆婆能早日康复,她一直坚持着,从没有给老人一点脸色,也没发过一句牢骚,只盼望能出现奇迹。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水红暗下决心,不管自己多劳累,都要陪伴婆婆,让她安度晚年。9年来,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给婆婆做早餐,把做好的饭再用豆浆机打碎磨细,然后抽进针管里,一点一滴注进婆婆的嘴里。午饭她选择有营养的食材,再进行粉碎打浆,照样用针管抽着喂婆婆,一日三餐,从未亏待过老人。婆婆因为失去知觉,不会说话,她的,还有屙屎拉尿都需要水红自己用心揣摩公公逢人就夸:“我们不知哪辈子修来的福气,遇到这么个孝顺儿媳妇,照顾得如此细心、周到,真是比亲闺女还亲啊”。

  婆婆颅内脑细胞损伤,颅压增高,经常出现昏迷、抽搐现象,9年里相继做过三次手术,每次手术费都要十几万元,公公吃药需要钱,婆婆的后续治疗、服药需要钱,两个学生上学需要钱,光凭着丈夫打零工来维持家里开销,远远不够。能打敢拼、从不服输的郑水红,为给家里增加收入,和丈夫一商量,承包了六七十亩土地,开始种植经济作物。她起早贪黑到地里忙碌,还要照顾躺在床上的婆婆,在最繁忙的时候,郑水红一个月瘦了二十多斤。终不负有心人,好在收成不错,经济上一有好转,她就到医院咨询,看婆婆吃什么更有营养,怎么护理、服什么药对婆婆的病有好处,她的用心得到主治医生和护士的一致称赞。

  给婆婆治病,她舍得花钱、毫不吝啬,给婆婆准备的各种营养品、好吃的,家里从没有断过,但水红对自己却很“抠门”。“有一回,家里有亲戚办喜事,我看她都没有合适的衣服去参加,就想带她去城里买件像样的衣服,谁知道一说,她就不愿意了,说衣服不在乎新不新,只要干净就行,不用浪费那钱。”郑水红的丈夫红着眼说。

  每次从地里干活回来,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先看看婆婆有没有异常,然后就是打扫卫生,屋内院外的忙碌,把农家小院收拾地井井有条,室内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异味,乡邻提起她,都直竖大拇指。2016年春节前,婆婆又犯病住院,郑水红日夜守护在病床前,眼熬红了,嗓子也冒火,马上就要过年了,家里还要准备年货,婆婆的病情不见好转,医生也感到束手无策,这时郑水红大胆决定,把婆婆拉回家。新春佳节,人们都盼望能一家人团聚一起,共同欢度春节。让老婆婆回家过年也是一种喜庆,婆婆来到家里后,郑水红跪前爬后精心护理。就这样,婆婆从那次出院后,这么多年来,再也没有进过医院,并且能吃能睡,精神状态比原来好多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为护理婆婆,水红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她的执着和爱老情怀里究竟包含有多少辛酸泪水,只有她自己心里知道。

  婆婆虽然不会说话,但她依然想方设法让老人过得更舒心些。见村里人农闲时出去旅游爬山,水红也拉着婆婆去景点转,神农山、龙门、世纪广场、丰润园,每到一处,她都用轮椅推着婆婆。有路人在一旁窃窃私语:“拉着一位失去知觉的老太太出来转,图个啥,也不嫌累啊!”郑水红听到,笑着说:“老人虽然不会说话,但她肯定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总比天天在家躺床上强。”郑水红尊老爱亲的行为也感染着左邻右舍,对孩子们也能起到言传身教的效果,她女儿每次回家,看到妈妈给奶奶刮尿,她也挽起袖子参与其中,学着妈妈样子,给奶奶喂药、喂饭,拖地样样活儿都抢着干。她心疼地说:“妈妈太不容易,她太辛苦了,我能帮干点是一点。”孩子们的懂事,如一股暖流在心里流过。这就是爱的传递,这就是用言行弘扬社会正能量、传承良好家风

  “岁月无情,亲情无价,在婆婆有生之年,我会一如既往的照料,真正尽到晚辈孝敬老人的责任和义务,相信这种爱也是我留给孩子们的一笔无形财富,这种爱一定会传承下去。”她坚定地说。

 
 
版权所有©焦作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